零成本操作法~Q&A


實際開始存股計畫後,
投資人一定會碰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

像是
「存股是不是選價格低、殖利率高的就好了?」、
「景氣循環股存起來安全嗎?」、
「我存的股票漲不停,這樣該賣嗎?」


存股過程中
碰到的任何選擇,
都會影響最後的存股成績。

以下會列出幾道存股常碰到的「課題」,
並提供解決的「眉角」,
當讀者在碰到各類問題的時候,
才不會做錯選擇,
讓至今為止的努力付諸流水。

Q:小資族資金少,如果要存股,是不是挑價格愈低的愈好呢?

A:不能這麼說。
存股「價格」是其次,「價值」才是重點。

許多存股族會陷入存股
只要挑價格低、殖利率高的股票來存。
但其實
存股不能單看價格,
「不管是存股或投資成長股,其實重點都在於價值,
投資應把注意力放在挑選持久、競爭力佳的個股。」
有價值的公司,
未來股價上揚的機會才會比較高。

像是
中華電信(2412),
如果在2010310
以收盤價60.6元買進,
到了2015310日,
以收盤價97.3元來計算,
光看股價的價差,
報酬率就高達60.56%

但不論是高價或低價股,
都能從中挖出有價值、適合存股的公司,
例如
50元以下的
亞泥(1102
或是
100元以上的
葡萄王(1707)。

因此在選股時,
千萬不能以價格低為首要考量,
這樣會錯失許多好股票。
如果擔心資金不足,
也可以考慮用存零股的方式介入。

Q:水泥、鋼鐵、塑化這類的景氣循環股可以存嗎?
A:一般來說不建議。

因為存股族的存股目的
就是為了每年穩定領配息,
但是景氣循環股容易受到景氣的影響,
導致獲利劇烈波動,
配息也會比較不穩定。

舉例來說,
像是
台塑(1301)、台化(1326
這類的景氣循環股,
每次循環大概需要10年時間。
如果碰上景氣低檔,
企業獲利不佳,
配出來的股利也會不好。

像是
台化在2008年和2012
每股盈餘
分別為1.1元和1.25元,
當年配息也只有1.2元和0.95元,
和其他年度動輒就
4元、7元的配息差距很大。

但如果這檔景氣循環股
剛好是龍頭公司、
且股價位於低點,
就可以考慮買進。

龍頭股的好處,
在於能夠獨占某些產業資源、
或是擁有特別的技術,
能夠維持高於同業的競爭地位。
另一個優點是,
龍頭股的股票流通性通常較高,
比較不會有賣不出去的問題,
投資人才能安心在股價低檔時建立部位。

然而,
由於景氣循環股的獲利波動大,
如果想評估股價是否位在低檔,
建議最好以
「股價淨值比」(PB
作為標準。

股價淨值比是指
每股價格相對於每股淨值的比值,
淨值代表一家公司所有資產扣除負債的部分,
將淨值除以所有股數就是每股淨值。

用這種評價法衡量股價時,
可依據下列標準評估

便宜價、合理價和昂貴價:
便宜價: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的最低股價淨值比
合理價: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最高和最低股價淨值比的平均值
昂貴價: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的最高股價淨值比

圖解查詢》用每股淨值、股價淨值比評估股價
1進到「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首頁
goodinfo.tw)後,
先在網頁上方的搜尋視窗
輸入你要查詢的「股票代號/名稱」
(此以台橡2103為例),
按下「查詢」。


2接著,將網頁下拉,
於「歷年平均統計值」中,
就能夠看到台橡最近1季的每股淨值是18.83元、歷年來最高和最低的股價淨值比分別為2.76元和1.47元。
接著套用上方公式,就能算出近年來的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
便宜價 18.83×1.47元=27.7
合理價 18.83×2.12元=39.9
昂貴價 18.83×2.76元=52


Q:如果選出來的定存股價格都很高,這樣還應該買進嗎?
A:可以。

能夠存股的股票,
都是經過獲利和財務檢測等重重考驗後,
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即便在景氣低檔時也都可以獲利,
因此可以定期定額持續存,
如此才會比較容易熟悉個股的價格波動。

然而,
如果真的能在本益比跌到12倍以下再買進,
獲利理所當然會更好。
有些人可能會想,
像金融海嘯這種好價位不曉得還要等多久?
但其實不用太灰心,
台股總會有回檔的時候,
只要現在持續定期定額買進,
待熊市到來時再加碼,
同樣能夠放大報酬。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
中間也曾出現過幾次回檔,
像是歐債危機時台股就曾出現過不錯的買進時機。

舉例來說,
像是國內保全業龍頭
中保 (9917),
平常本益比大多在1517倍,
除了在金融海嘯時期本益比曾跌到14倍以外,
2011年年底因歐債危機的影響,
當時本益比也曾跌到 1213倍,都是很好的買點。

Q:股票交易有手續費問題,若買零股的話要買到多少金額,交易成本才不會太高?

A:雖然買零股的最小單位是1股,
但由於股票有0.1425%的手續費,
且大部分券商都有最低手續費20元的限制,
如果買太少的話,
手續費成本占整體投資的比率就會變得很高。

舉例來說,
如果A股票每股價格是50元,
你每次只買2股,
這樣成交金額就是100元。
雖然成交金額乘上0.1425%後是0.1425元,
但因為未滿20元,
因此還是以最低手續費20元來計算。
如此
「手續費20元/成交金額50元」
算出來的手續費率就高達40%

為了不讓太高的交易成本侵蝕投資獲利,
每次購買時最好還是讓手續費率維持在0.1425%
這樣應該要買到多少錢才划算呢?
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計算:
最低成交金額=20/0.1425%/券商手續費折扣

假設大明開戶的券商手續費折扣是6折,
這樣的話,
每筆成交金額最少要達到23,392(=20/0.1425%/0.6,無條件進位),
這樣算出來手續費率才會等同於一般的單張交易。

然而,
現在也有部分券商提供較低的手續費限制,
例如犇亞證券最低3元、
大昌證券與大展證券最低5元 等,
這就很適合每次進出金額不大的小資族(詳見表2)。


Q:存股存沒多久,股價突然一路往上飆,這樣該賣掉嗎?
A:只要殖利率跌破3.5%就可以賣。

像現在市場位於高點,
許多傳統定存股
都因為投資人的蜂擁購入導致股價飆升。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股息增加的速度,
追不上股價上升的速度,
股息殖利率就會因此下滑。
如果股價持續飆升,
使得股息殖利率低於3.5%
這時候就可以適度的賣出每年配的零股,
享受獲利了結的快感。

舉例來說,
以台灣大(3045)為例,
其近5年來的現金股利
分別為5.6元、5.5元、5.16元、4.16元和5.03元,
5年平均現金股利為 5.09元(=25.45/5)。
接著,
再將5年平均現金股利5.09元除以3.5%
就能得出當台灣大股價漲破145元的門檻時,
殖利率就會跌破 3.5%
如果真的到這個價格,
存股族就可以考慮先賣掉一部分的持股,
等到日後股息殖利率回到高水平時再重新進場,
如此波段性的操作也能提高存股收益。

Q:每年除權息之前股價都會大漲一波,這時到底領股利好,還是做價差好呢?

A:在除權息前做價差,會少了讓股票提前變零成本的機會。

如果每年不做除權息行情,
穩穩領股利,
領到的股利會讓持股成本不斷往下降,
持有時間愈長,
甚至能達到零成本。
以遠東新(1402)為例,
如果在 2009630日以收盤價38元買進,
在經歷6次除權息後,
平均成本會降低到25.3元。
就算買到的價格比較高,
例如2011630日的 44.75元,
在領息4次後,
平均成本也可以降到34.6元(詳見表3)。

如果中間沒有耐心持有,
成本根本不可能降下來。

想要安全投資,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6月最後1個交易日買進,
11買、
連續做10年都不賣,
就是一種安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