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盯盤的贏家修煉~


[投資心法]
不盯盤的股市贏家修煉~
三十五年股市老先覺投資心法大公開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
「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征戰股市35年的
劉俊傑,
在暴賺、慘賠、再起之後,
發現只有長期投資才能安穩賺進驚人報酬;


身價百億的神祕大戶,
分享賺取傲人財富的關鍵,
就是低檔買進、長期持股。


他們的共同特質是
不隨市場起舞,甚至很少看盤。


透過成功者的經驗,
我們看到了股市投資的真價值,
以及所有股民都該學習的長線致富術。

「很多人說,
買股票是高風險投資,
這是完全錯誤的。」


劉俊傑不但狠狠否定一般人既定印象當中的投資觀念
,甚至還稍嫌不足似地補上一句:
「在我看來,股票是最安全的投資!」


一九五四年出生的劉俊傑,
大概是在二十二歲的年紀開始進場投資台股,
在將近三十五年的投資長河中,
曾經暴賺、慘賠、東山再起,
起起落落之間,
逐漸修煉出能夠安穩獲利的長線投資智慧。


這樣一位足以被稱為「投資家」的股市老先覺,
他的說法即使顛覆,
但背後的確蘊含著三十五年經驗淬鍊之後的精妙智慧。
他所謂「股票是最安全的投資」,
事實上,
就是來自於他對長期投資的體悟。


「大家說股票很危險,
是因為行情表上的數字隨時都會上下波動,
不過,
對一位長期投資者來說,
這些數字只是『現在的價格』,
但別忘了,
你買的是『資產』,
真實的資產價值,
是不可能這樣跳動的。」


「買資產而非買股票」,
劉俊傑累積三十五年的長期投資心法,
大致就從這個觀念開始鋪陳。


迷思一:過度重視股價波動


「說穿了,
買賣股票的過程,
就是『用現金去交換公司資產』的過程。」
劉俊傑用「資產現金轉換概念」,
來解釋長期投資股票的「安全」。
他表示,
如果公司的獲利、成長力沒有變化,
「資產」的價值就沒有縮水,
而若股價受外在環境影響下跌,
這時,也
不過就是「現金變大」,
不但不必害怕擔心,
甚至是繼續用現金換資產的時候。


「而只要公司價值穩定提升,
現金就不會無止境的變大,
終究,
是會回到『現金價值變小,公司資產價值變大』的正軌。」
劉俊傑強調。


「禪宗六祖慧能說: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在劉俊傑看來,
這句禪宗的提問正可用來描繪股價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


如果企業的本質沒有變化,
股價波動也就 只是『風動、幡動』的表面現象,
投資人不必跟著心動。


他舉例,
就像是當你投資一檔沒有掛牌、沒有股價行情可以看的企業,
通常,
只要公司業績穩定,
每年固 定配息二、三元,
你就會抱得安心,
但是在掛牌之後,
每天都能看到股價波動,
你的心情卻開始受到影響,
原本是抱得安心的好公司,
反倒忽然變成「高風險的股票」了。


長期投資的第一課是破除股價迷思,
接下來的兩個迷思,
劉俊傑仍然是用不留餘地的口吻,
直截了當地再次挑戰一般投資觀念:
「不用太重視財報,也別怕股票沒有流動性!」
這說法,十足顛覆。


迷思二:過度重視財報數字


財報只是死的數字,
影響企業價值的真正核心,
是人!


他一語道破其中關鍵,
「你可以從財報中看到公司擁有多少資產,
算出股價淨值比,
但,這些資產要怎麼創造更多收入及獲利?
如何能讓公司繼續成長?
終究,是要靠人的運用。」


他強調,
只有經營者才能為公司資產賦予靈魂、生命力,
「對的經營者,才能正確運用資產,創造高獲利。」


最近被《財星》(Fortune)雜誌
選為「科技界五十位最聰明人物」榜首的蘋果電腦執行長
賈伯斯,
成了劉俊傑的舉例對象。


「攤開蘋果的財報看看,這公司哪有什麼了不起的資產?」
在他看來,
蘋果最有價值的資產,
是賈伯斯的腦袋及其經營團隊。
「財報上看不到,
但賈伯斯才是讓蘋果長期維持高成長的真正核心。」


迷思三:過度重視流動性


再說流動性的問題。
過度重視流動性,
擔心每天成交量太小,
是長期投資的最大盲點!
劉俊傑認為,
有意進行長期投資,
卻又過度重視股票的流動性,
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他解釋,
長期投資的關鍵是挑選有成長潛力的企業,
而不是挑選「隨時都能賣得掉」的股票,
「有潛力的公司,
就算現在無人聞問,
但終究會成為熱門股。」
尤其是就一般投資人而言,
買賣的張數不過十張、二十張,
成交量太小更不是問題。


另方面,
成交量大、流動性高的股票,
股價通常會快速反映
大盤氣氛和公司業績變化,
既然流動性高,
就代表投身其中的『短線交易者』不少,
股價波動會呈現『人云亦云』的狀態,
緊跟著大盤或業績變化走。
這種股票,
你很難找到能賺大錢的絕佳買點。


破解迷思,
是為了凸顯長期投資的真正精髓,
劉俊傑一言以蔽之:
「所謂長期投資,
是『買資產』而不是買股票。追
求的是資產增值,
而不是一心只想著明天或下周 股價能漲多少、好不好賣。」
綜觀劉俊傑的長期投資心法,
從選股策略、買進時機、追蹤忍耐,
到最後的賣出退場,
一切準則都是從「買資產」的觀念開始。


長期投資的選股策略,
與其說是選對股,
不如說是選對運用公司資產的人。


「在股票市場幾十年,
回頭想想,
沒有什麼是比『人』更重要的。」
劉俊傑頗有感觸地說:
「看過太多次了,
兩家公司原本資產規模差不多,
但經營者的人格特質截然不同,
幾次決策下來,
兩家公司的經營結果就是天差地別。
另外,
就算是在成長空間有限的產業,
好的經營者還是能讓公司逆勢成長。」


選股:從選對經營團隊開始


舉例來說,
像是裕隆子公司
裕融企業,
本來只是裕隆汽車專屬的「汽車融資」公司,
成長性原本應該與台灣汽車銷量,
甚至是裕隆的汽車銷量高度相關,
但過去七、八年間,台灣汽車銷售量幾乎腰斬,
照理說,
裕融的業績應該同步衰退一半,
然而實際營運表現卻能一路往上。


裕融逆勢成長的關鍵,
就是在於經營者的策略,
總經理早一步看見情況不對,
所以陸續購併遊覽車融資公司、合併關係企業格上租車,
再切入中古車融資市場,
這些,
都是本來沒有的市場空間。


好的經營者,
可能打敗產業衰敗,
再次說明了長期投資時,
經營者的關鍵角色。


當然,
一般散戶沒有辦法經常接觸企業經營層,
更沒辦法親身參與董事會,
第一手了 解經營者的策略想法與人格特質,
「退而求其次的作法,
多觀察業績表現與這些大老闆的公開發言,
事後比對這些話與實際情況是否吻合,
來判斷老闆的能力與誠信。」


觀察業績,
是為了掌握公司高層的經營能力,
「尤其是在不景氣的時候,
業績數字更具參考價值,
因為這時才是經營者展現真功夫的時候。」


劉俊傑的說法,
巧妙地符合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之一,
唯有在海水退潮時,
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他強調,
景氣好時,
各家業者「雞犬升天」,
輕鬆賺到「機會財」,
只有在景氣不好時,
才能看出是誰真的有本事賺到「管理財」。


至於公司高層的誠信度,
劉俊傑說:
「以我的經驗,
通常真正有實力的領導者是不會經常曝光的,
愛講話的老闆不見得都有問題,
但小散戶一定要追蹤比對,
畢竟,
市場上講話誇張、膨風的大老闆並不算少。


他建議,
平時不妨多留意報章雜誌的報導,
記錄各公司經營者的公開發言,
「這些發言紀錄,都是判斷經營者誠信操守的蛛絲馬跡。」


在量化指標方面,
劉俊傑表示,
經營階層的持股比率是其中之一,
「持股高,至少代表他用心經營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此外,
包括「股利分配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等,
也是長期投資必須考慮的指標。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追求高配息的公司,
如果這家公司的未來成長必須仰賴投資,
那麼,
股利分配率低一點沒關係。」


他建議,
長期投資的標的不要貪多,
篩選出十到二十檔個股列入長期追蹤清單,
接下來,
密切追蹤,
挑選最佳進場時機。


買進:「股價失靈」時的絕佳買點


什麼是「長線好買點?」
在劉俊傑的眼中,
好買點大概會出現在四種情況。
「首先,是市場效率失靈的時候,
也就是大盤極度恐慌,
全市場不管三七二十一瘋狂賣出的時候。」


極度恐慌的大盤就像是「全館跳樓大拍賣」的百貨公司,
「這時,
最容易用便宜價格買到值得長抱的好資產。
只有這個時候,
那些流動性高的大型股,
才會出現令人興奮的長線買點。


在長期投資的範疇裡,
劉俊傑並
不十分推薦如
台積電、中鋼、台塑四寶
及金融等大型股,
原因在於「市場效率比較好,價格與價值會貼得太近」,
唯一可能出現的長期買點,
是在整個市場失靈、崩盤的時候。


不過他強調,
市場失靈可遇不可求,
「通常,八到十年才會遇上一次。
兩年前金融海嘯是絕佳的長期投資機會,
但現在,是次佳時機。」


雖然大盤沒有提供絕佳環境,
但仍然可以從個股下手。
與大盤的概念類似,
個股的買點,
往往也出現在「股價失靈」的時候,
「也就是說,
股價沒有充分反映公司價值的時候。」


劉俊傑分析,
流動性較低的個股,
市場乏人問津、少人關注,
即使公司本質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股價通常也被低估
「這是我強調長期投資不該過度在意流動性的原因之一。」


除了流動性偏低之外,
市場雜音也偶爾能讓股價失靈,
為個股帶來長期買點。


「一般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面對太多的雜訊,
消息有好有壞,
操作也受到這些雜訊干擾。」
但反過來想,
如果一家公司的本質良好,
經營團隊與策略都維持在良性軌道上,
那麼,
當市場多數人對於這檔個股的評價都受到雜訊干擾時,
就像是「眾人皆 醉我獨醒」的狀況,
「這時,也有機會找到長期買點。」


另一個買點機會,
是「公司真的出了些問題,
但,
只是短期問題。


劉俊傑分享一句頗令他心領神會的投資名言:
Get rich with the glitch!」意思是,
當公司發生「小故障」的時候,
往往就是讓投資人賺大錢的時機。


劉俊傑先在黑板上畫出一條線,
從左下畫到右上,
「這是公司的營運成長趨勢,
當然,實際業績是會起起伏伏的。」
於是,
他又開始畫出第二條線,
方向仍是左下到右上,
只是多了一些曲折。


「不過,總有一些時候,
或許因為產品轉型失敗,
公司業績忽然明顯衰退,」
這時,
他手中的筆快速往下畫,
「看到業績忽然往下掉,
不要急著評斷,
如果經營團隊沒有變,
經營能力仍佳,公
司的價值就還在,只是公司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故障、小差錯。」
他說,
這種時候,
股價可能急劇下修,
但反而會是絕佳的長期買點。


賣出:沒有停損,只有「退出投資」


買進之後,
長期投資應該如何選擇「賣點」?
既然選擇長期投資這條路,
就沒有所謂的停損、停利。
劉俊傑認為,
長期投資是看好公司的資產價值能在正確運用之下一路滾動成長,
「只要『運用資產』的經營團隊沒有改變,
何必急著停利?」


至於停損,
劉俊傑分享自己的經驗,
「早期,我曾經投資一家績優公司,決定長期持有,也的確賺到了不少錢。」
不過,
他最終選擇退出,
「原因也很單純,
企業經營者改變了,
而我不認為新的經營者能有效率地運用公司資產。」


說來說去,
劉俊傑的投資判斷始終圍繞著「人與資產」,
而極少考慮股價因素,
「在一趟長期投資的過程中,
市場價格波動絕不是你考慮賣出的因素,
公司價值才是。」
所以他也強調,
與其說是停損,
更精確的說法是「退出投資」。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不脫巴菲特一句最淺白的名言。」
劉俊傑緩緩地說:
選擇價值低估的股票,買進並長期持有。
這句話中第一個出現的關鍵字是
「價值」,
長期投資必須從評估公司價值開始出發,
確定價值之後,
才能判斷行情表上的價格是不是「低估」,
價格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隨時波動,
但公司的價值,
通常只會在經營團隊改變時才會不同,
所以,
買進之後的追蹤重點在於人,
經營階層的道德與能力不變,
多半就能長期持有。


回顧自己三十五年的股市人生,
劉俊傑也對投資人提出一句中肯建議,
「絕對不要驕傲自信、得意忘形。」
他回憶,自己年輕時就靠著股市賺進驚人報酬,
當時,一
度以為股票市場不過如此而已,
但現在回頭看,
當時的大行情原來只是股市長流中「某一個短暫波段」,
「我自以為能不斷複製成功經驗,
結果卻是把前面贏的全部輸光。」


叮嚀:得意忘形是投資大忌


「有時候年輕人瞎貓碰到死老鼠,
把運氣當實力,
志得意滿,
這是絕對不可取的態度。」
劉俊傑強調:
「一定要記得,
在股票市場,
成功經驗是很難完全複製的,
一定要虛心觀察,
隨時調整。


不驕傲的另一個解釋,
是必須無止境地充實知識,
「股票投資是綜合知識的結合,
必須搭配各種知識的互相啟發。」
他強調,
就算你具備了所有股票相關知識,
還是不夠,
因為股市本身除了有系統內的運作,
還會隨時受到各種事件發展的影響,
「就像台灣忽然簽了ECFA,
這個變化絕對會影響股市發展,
但你必須要有股票以外的知識,
才能精準判斷。」
劉俊傑說,
所謂「眼光長遠」,
其實就是能從各種看似與股市無關的事件中,
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發現股市未來可能走向。


「大家可以去讀讀這本書||
《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
,嚴格來說,
這不是一本股票書,主要內容是訓練投資者的思考方式。」
他引用書中內容表示:
成功的思考方式必須像是「聖誕燈泡」,
一插電,
不能只亮一顆燈泡,
而是要一整串的燈泡連結反應。
發生一個事件,
要能一步一步地聯想到股市反應,
具有這種思考能力與知識,
才能洞燭機先。


劉俊傑以自身為例,
在求學階段,
他的強項是文、史、哲學,
甚至在就業前三年,
他仍然完全不懂財經,
更不懂股票,
但在自己隨後征戰股市的漫長過程中,
他卻認為歷史素養扮演重要角色,
了解歷史、
反思歷史,
才能更精準的看到未來大趨勢。


長期投資的確需要修煉,
從對於經營者的判斷、買賣時機的情緒控制,
到長遠視野的訓練
談到每一個階段,
劉俊傑總會不時註解一句「這不容易」。


不過,
征服股海本就沒有捷徑,
也唯有透過這樣的不斷修煉,
才能達到如劉俊傑一般,
「不盯盤也能安穩獲利」的「投資家」境界。


劉俊傑長期投資心法:


必破除3大迷思


迷思1:被股價牽著走,認為買股票是高風險投資
破解:
問問自己,
如果投資沒有掛牌、沒有股價的企業,
每年獲利和成長表現穩定,
你還會擔心嗎?


迷思2:太過重視財報,只看股價淨值比選股
破解:
想清楚,
公司資產必須要靠經營者來運用,
而財報數字不會反映經營者的能力,
看財報選股是錯誤的作法。


迷思3:過度重視流動性,害怕股票賣不掉
破解:
冷門股才有價格被低估的機會,
較易從中找到長期投資機會,
而一般散戶進出交易不過10張、20張,
根本不必擔心流動性問題。


劉俊傑長期投資心法:選股操作3大步驟


步驟1:挑選個股


以公司經營團隊的能力與誠信為標準,
篩選1020檔個股持續追蹤。
從不景氣時的業績表現判斷經營能力,
從經營者過去公開發言紀錄的事後印證,
來判斷其誠信。


步驟2:擇機買進
股價失靈往往會有絕佳的長期買點出現。
大盤陷入極度恐慌而崩盤時、個股受到雜訊嚴重干擾時,
都會造成股價失靈。
此外,
若公司產品轉型失敗,
但經營團隊本質仍佳時,
也有長期買點出現的機會。


步驟3:退出投資


長期投資的核心是選對經營團隊,
企業經營團隊不變,
就能持續創造獲利,
不須輕易停利,
唯有經營團隊的能力與誠信出現負面變化時,
才是考慮退出投資的時候。